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

猴硐...貓村



    侯硐,位新北市瑞芳區以沿著基隆河順著山丘而建的山間聚落,命名最開始起因是,鄰近一處山洞有大量的猿猴聚居,故稱「猴洞」,日據時代因當地盛產煤礦,當地人為求吉利,改猴洞為「猴硐」,後至民國51年因「猴」字不雅,又再次變更改字為侯硐,車站也隨之更名成「侯硐站」,但在民國94年,經地方人士建議:保留地方文史特色,再次更名回 「猴硐」。

      原本因礦業興起而參差坐落在侯硐火車站旁半山上的聚落,因礦產結束而沒落、青壯人口外移,因為貓群成為一個以「貓」為觀光主角的地方,而讓地處偏遠的猴硐成為觀光重地。
 

侯硐站車站

台灣煤礦最大產區、也是質量最好的礦坑,鼎盛 時期猴硐僅瑞三公司一家煤礦公司占當時全台煤礦產量的1/7。



1920年在基隆河邊興建完成,是當時唯一的選炭場與運煤橋









2013年耗資1800萬,完成世界第一座人貓共用的『貓橋』,以回首的貓咪造型外觀,讓人貓一起由車站散步到貓村,近距離接觸可愛的貓群們


人貓共用的『貓橋』內景






牆面可愛的圖案